水深火热我能做什么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

回国隔离的第一周,有一天突然想起<海边的曼彻斯特>,一直没机会看,正好。好久没看电影了,只知道它的片名和奥斯卡获奖,其余一无所知,正好。

 

慢慢看到快一半的时候,一场大火,揭露了主人公悲伤后面更大的悲痛。我有点意外,但也不那么意外。去年我的搭档给我看了一张差不多照片,哦不,是一段差不多的视频。那是她的家人,还一直住在农场生活的家人的房子,还有关于这个房子的故事。和电影里不太一样,搭档说,屋子里还有几只猫,分别在什么位置,都没能逃出来。搭档说,除了目睹这场意外的燃烧,难过,愕然,给家人买一些应急的物品 ,比如更替的内衣裤,她也不知道还能做什么。

 

付之一炬。它发生了。我能做什么呢。


(电影截屏图片来自网络)

(电影截屏图片来自网络)

 

回国隔离的第一周,还有幸在Coachmoments听到了Wisdom老师讲起自己教练早期阶段的个人故事。那是我提出的,我很想听。我也很喜欢自己的这个提问/请求,听故事之前,听故事之后,都很喜欢。故事听得津津有味之余,老师有几句话让我不停反省。

 

“越不着急,对方越想靠近你;越不想帮助人,越能帮助人。”

“不要掉入太想帮助人的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timing, tempo。”

 

ta的人生,ta的境遇,我要involve多少,参与多少。不单是做教练,生活里工作上,我那只助人的手多少次伸了过去,多少次因为帮错了忙而后悔,多少次因为对方不领情而满肚子冤屈,多少次因为被责怪而回来破口大骂。

 

我好多次分不清缘起缘灭和冷漠无情的区别,我好多次明明有一瞬间觉得可能不妥不确定,但还是义无反顾地跳进了火坑。

 

说着急。

着急成长、实现、证明……

担心时间不够、年华流逝、人身难得……

 

写到这里,我突然意识到,有的修行者,我尊敬的敬爱的敬重的修行者的艰苦背后,充满了焦虑。过去的几十年里,我也携带着这些我看不见摸不着的焦虑在前进。它们成了我的学习理念人生信仰。但有的焦虑不是我的。也不是我想要的。可是我在这些大大小小的系统里,我出厂的默认模式就自带了这些焦虑,我的一代二代更新里也继续携带着这些焦虑。

 

对死亡的焦虑,对分离的焦虑,对孤独的焦虑,对病痛的焦虑,对责任的焦虑,对人生无意义的焦虑……这些我与修行者可能都不尽相同。你我都不尽相同。时空都不尽相同。

 

如果能分离家庭系统、社会系统、工作系统、等等系统给我的焦虑,作为个体,我剩下哪些来自我自己的焦虑。如果作为个体,我永远无法完全分离个体与系统的焦虑,我又如何与这些焦虑相处。在土坑火坑金坑银坑里跳来跳去,水深火热,我能做的真正有什么,做不了的又是什么。加上教练的身份,我真正能支持帮助的是什么,我支持不了帮助不了的又是什么。

Previous
Previous

我把自己拆了

Next
Next

Métissage回顾: 当生命写作遇上生命教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