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如何走出困苦

走出困苦途中,C一直在磨:

 

我要去报复,还是去转换这个能量。

我怎么样去翻盘,还是去接受,愤怒也好,不平衡也好,什么也好,就在我这里停止,把它截断,不要再转出去了……

 

 

 

回到和C访谈的最开始,我内心觉得是有困难的。C告诉我她最近一直都在思考这个困苦,对于困苦她是这样陈述的:

 

其实来做人就是来经历这个困苦的。

 

说完她就笑了。我也跟着点头、抿嘴、笑。 在这短短的几秒时间里,我知道她的意思,我认同她的陈述,我只是没有预料到会有这样的一个开场,接下来还能怎么谈,似乎和主题“你如何走出困苦”就相背而驰了,似乎在这个定性下,我们终究走不出困苦了。苦笑、接受的笑、坦然的笑、勉强的笑、无可奈何的笑、无法改变的笑、嗟叹的笑、百味的笑……

 

前一些日子,这段日子其实都不是很好,我刚才也跟你说了,也是在经历困苦,正在经历吧,所以也是有很多领悟。当然这个困苦,不是我第一次经历,每次都不一样的……

因为我是基督徒,相信上帝,每次经历这种我们叫试炼了。就是说其实来做人也是让你来试炼、来考试、或者是来读书,就像我们以前要来上课,就是要来经历这样的一个过程。这个考试怎么说呢,你得做,你不能交白卷。圣经上说这些试炼一定是你可以承受的,那么看你怎么承受了。给到你的这个试卷,你肯定是可以做的。我现在这个过程当中,就像我们要经历一个什么考试,很煎熬的事情,但可以过的。这个是我(从之前的考试里)走过来时的一种感受。

还有就是,有风雨才可以看到彩虹,对吧?

 

原谅我的好奇,我实在很想知道C经历了什么,也原谅我的挣扎,我缓和地问,有没有浮现在C脑海里印象比较深的,或者是比较强烈有感觉的困苦想要分享。C显然想聊感悟,而不是具体的事件。这个交流过后,我隐隐感觉,或许困扰C的真的不是那些事件。我放弃挣扎继续听她分享。

 

在这个过程当中就是看你怎么样去看待这个事情。有的人经历了这些困苦、悲伤或者是愤怒,或者各方面的东西,是会化成养分成长。这样的一个过程就是他的一个转变吧,或者可能他会变得更好,更温柔,更有爱,更有爱心。

就比如我们说婆媳关系,以前婆婆对儿媳妇是很凶的。有的人自己变成婆婆的时候,她说,我总算是婆婆了,我可以把以前受到这个苦这个气对我的儿媳妇发出去了。有的人说,我受过这样的苦,所以我不会让我的儿媳妇受这种苦,我不想再把这个苦给到别人。每一个人是不一样的,看你怎么成长,看你要的是什么?

 

听到这里,我开始明白,于C而言,困苦的事件非困苦本身,真正有难度的功课在于怎么去看待困苦。在这场采访里,C将困苦喻作考试,考试逢处发生,由考试引发的内在经验、情绪、郁结等,对此她要如何看待,如何反应,方才是真正的试炼。

 

这个试题没有正确的答案,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答案。就看你怎么看待困境,要想过什么样的生活。

我的试卷一直在我手里。我觉得那张试卷是要到最后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才交,(离开之前)其实一直是在做试卷的过程。可能会有一些测试,像我们读书的时候今天考的是背生词或者其他,但我觉得最终的那个考卷可能是要你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才交的吧。一些小的测试,不是说不重要,这是你的一个积累。

 

C还给了一个树的比喻,也很生动。

 

我觉得不管是好还是不好,我都是在成长,都是在往上长,像一棵树一样。有些时候,树也要修理。修的过程也是很难的。

那天跟我的一对朋友夫妇从教堂出来,我们一起吃饭。他们家住的地方有很多树,他们家阳台出去有一片森林,每年会有剪树枝的过程。他们其实不想剪,就是觉得(不剪)挺好的啊。但是如果不剪的话阳光就进不来,那个树就可能就一直阴在那。

 

修剪也好,考试也好,过程都很难,面对这些难,C是如何进行的,又借助了什么资源来帮助自己?

 

我做不出题目的时候,当下的状态是不知道、不知所措。

我有一个信仰,就是你要保守你的心。我是基督徒,这条写在圣经里边。

我觉得不管是基督徒也好,不是基督徒也好。你要保守你的心胜过一切。

为什么呢?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的,用英文说可能比较好懂一点。

Above all else.

Guard your heart.

For everything you do, flows from it.

我们说心流,其实就是说你做任何事情,都从心出发。如果你不知道该怎么做的时候,先守护好你的心。

 

信仰带来力量,我听到过多年。无论这个信仰是基督、是佛、是道、是五月天、还是什么,找到内在力量的其中来源,从来都不是坏事。

 

除了信仰,C还聊到了养心和原谅。

 

我是一个很重视养生的人,吃什么、怎么锻炼、怎么保持健康的身体。其实比保持身体更重要的,就是怎么保持健康的心态,就是怎么养心。

其实不瞒你说,我在经历现在这一段困苦之前,我每天早上都有专门的培训(冥想静心等),现在我都已经没有在做是因为什么?我觉得就像你说的,之前可能是为了做而做,也是有好处。我不是一个人做,我有带着其他人一起做。然后我觉得自己的状态不是很right(合适)的时候,我就全部停掉了。

我做的meditation(冥想),是以类似气功的方式尽量做,可能我是以此当强身健体。通过其他的冥想也是好的方式。

还是就是自己对自己的一种内观。你的ego(内在自我)是什么?

我觉得,至少我是这样,困苦的时候,最难受的是不放过自己。

 

最难受的是不放过自己。

这句话出来,C的声音落下,我心里有被震荡到。

 

其实去原谅别人要比去原谅自己容易。自己以前就是后悔啊regret什么的,其实可能就是对自己的一些评判,对自己的一些否定,对自己的一些责备。如果你能够放掉这些,那可能就走出困境。你不一定(完全)走出困境,但是你可以更开心,或者是更放下。

 

此时采访进行过半,C突然提出,刚开场的时候对困苦的定义没有做得很详细。她补充到:

 

困苦对我来说就是不开心,是心理的一种痛苦,或者是你不能发自内心喜悦、开心。当然有一些客观的外界的因素,但最重要还是(没有)自己内心的一种支撑。

 

此时的C进入了更活跃的状态,她突然想起每次考前自己的紧张。

 

当知道要考试的时候,可能也就是最痛苦的时候。对我来说,进入困难的时候,是我听到老师说明天要考试。我身体有一种恐怖的紧张感觉。然后我就会开始说,我明天要发烧,我现在就哭,老师可能就不发试卷了。可能会在老师说明天要考试的时候,说早知道这样我就不去玩了,我就不应该怎么怎么样了,哎老师为什么突然袭击啊?!……这纠结的过程,其实就是困境。

 

C说的让自己生病的躯体化表象让我想到了自己。其实从小到大我不太允许自己对考试、学业压力、工作困境、人生的挑战障碍,发出一些不开心的、负面的反抗或者是言论。实在受不了了,我只能通过我要我生病,我是真的生病,然后请假或告退来得以缓解高压。就像C前面说的,在面对这些考试(困苦)时,不允许自己,不放过自己,不原谅自己,会让考试变得更难。

 

C说自己收到试卷的那个瞬间会告诉自己“伸头一刀,缩头一刀”“能写多少写多少”。C也庆幸考试是开卷的,不是闭卷考,她可以有其他的资源来支持她完成考试。

 

困境的话,时间是最好的良药。你可以去看,你可以去学,这个试卷是没有时间限制的。

可以看一些书籍啊,或者就是想干嘛干嘛,就是心流吧,就按照自己想哭就哭,想笑就笑。或者写一些东西,听一些音乐,喝喝茶或者是就放松自己。你要难受,你就难受,你想哭你就哭。你想睡你就睡,你想吃你就吃。就在这个过程当中,你悲伤也好,难过也好,不要的去刻意的去控制。就是心流吧。

当你要去倾吐的时候,要找对的对象去倾诉。人家可能会跟你说一些不该说的话,然后过了一段时间你就后悔,我不应该把这些事情告诉他。或者他可能会给到你一些建议,他是好心,但可能那些建议对你其实不合适,反而会造成一些困扰。

在这个过程中,我挺幸运的,我有很多专业的朋友。比如心理咨询、教练,专业人士他会知道怎么样帮助你。我不是在做广告,我觉得难受的时候其实说出来很重要。要说的时候,最好是找一些专业的人士,至少他不会给你建议(说教)。因为每一个人的故事都是original(独一无二的),世界上没有一样的。但是要知道,故事是original(独一无二),而问题痛苦是每个人都有的,不是自己一个人有。故事都会让人心痛,都会悲伤,都会难受,你不是一个人在那守,你是有群体的。

还要去了解自己,不要把自己作为受害者或者是加害者。

你又是独一无二的,又不是独一无二的,很难。

 

C的这一段分享,让我想起了《转变之书》,混沌期是正常的,春夏秋冬是正常的,人生不是线性发展,我们的状态是会有交错和循环。把成长当成是开卷考试太有意思了,我也因此开始想,我会带多少支持我的人、多少支持我的资源,共同进到我的考场呢?我会拒绝多少帮助,我会产生多少尴尬和不适?我又为何封锁收窄自己?我又因为什么原因开放自己?

 

在Leadership Embodiment(俱身领导力)的课上老师常常让我们做各种身体训练,最难的是把支持带进来。我的身体习惯了靠自己、不要麻烦其他人、自己辛苦一点也不要紧、不要展示软弱和缺点、不可以让人看到自己不坚强……,有太多的限制性信念和禁止脚本存在,我很难带进更多的支持到练习中,虽然难,但可以练。

 

我还想起了我的心理咨询师和我说过,有个跟头她在年近半百的时候栽了,I learnt the hard way. I am a late learner, but I am glad that I am still learning. (我吃了大教训,很痛,我学得晚,但我很开心我在学习)

 

我也想起了很多人质疑,为什么我要花那么多钱去专门找人“聊天”,和朋友聊就好了。这确实不一样。这算是一种投资吗?一种心灵的按摩吗?一种清洗吗?一种服务吗?一种商品吗?一种价值吗?一种能量吗?一种非常不自在的坦诚相见吗?一种爽到不知道怎么描述的感觉吗?我作为一名专业教练,也请着自己的付费教练,我也持续在体会。

 

 

 

你在很痛苦的时候,尽量不要做出一些绝对的东西。

一个日本的尼姑,她写了很多关于爱的书、小说,今年刚刚去世,九十九岁,她五十一岁出家。她六十九岁的时候在一个采访里说,你在痛苦的时候,千万不要做出一些比较绝对的决定。她说她出家的时候,她是什么都没有的状态下出家,她想好她出家。她是在一个正常的思维里面决定出家。

如果你在非常痛苦的没有stable(稳定)的一个状态下,你觉得啊我不要了,我很痛苦,我不要在这个世界上,我出家!她说你肯定会后悔的。因为时间经历了以后,你那个痛苦过了一两年或者是过了一个月,你就不那么痛苦,就不在那个阶段里边了。你不要做出那些很绝对的事情。

 

C的这一段话,让我想起TA理论里说的成人状态(Adult Ego State)。我的Coaching导师、督导也常常提起,我们要双方在A的成人状态下订立合约,如果只在叛逆型儿童/适应型儿童自我状态,或者批判型/照顾型父母自我状态下,合约无法订立,即便订立,这个契约也很难被坚守。我们为自己的人生负责,需要做多少大大小小的决定。这些决定里,有多少是在A的状态下做的。而我们又有多少空间为自己承载这些决定后的种种意料之内和意料之外……

 

采访里C还讲起大卫王和所罗门的故事。结束前,她讲起自己对于考试的目标。

 

我对自己的目标是,我希望我这一次可以毕业。

人生苦短,也不说苦短,就是说人生其实就是上帝让你来地球学习和考试的过程,最后看你能不能毕业。有的人死了还会再来,轮回嘛,再来一次。我不想再来了,所以我想好好地把它做完。还有几十年要做这些卷子,就好好地把这些卷子纸都做完。天生我材必有用。上帝肯定是有他的美意在那里,让你来做做这一次的人生,所以就好好地做,希望不要再来了。

 

C的结尾和她的开场一样,令我震动。她在采访后要出门健身,坐在屏幕前的她素净简单,运动衣服已着好。挺好的。她在好好地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