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天的云]

2021年9月书写组

配图:Sunday Paintings by Kim Byron

这是第一阶段的最后一个月,在我们筹备收官之作的同时,我们的技术平台遇到了突然变故,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法正常登陆编辑。或许我们的系统里,还有更多的意外和突然袭击。也或许,书写组的系统也恰好需要一个切换了。

这个月好些位其他组的写友一起回来了,看着每一个字的落下,九月就一起说再见了。

☁️

18-27岁

28-37岁

38-47岁

58-67岁

自由职业

学生

儿童美语老师

教练

药品业务员/群众

退休

教育工作者

人力资源

公司职员

物流

来自来自北京、上海、广西、香港、天津、台湾、韩国、加拿大、美国的十几位写友,谢谢你们来过。

☁️

星期天的云

欢迎你来写,欢迎你来读。



以下,授权摘录2021年9月书写组部分文字

终于

缓过来恢复了一些,24-36小时要适应,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有极度困乏极度没有胃口,也会开火也会水漫金山。进入9月了,有些东西如果要松绑了,那就松开吧。湿热的感觉让我一天想凉秋想10次,然后其中有八次笑自己,这湿热不就是自己想要的明显的夏天的存在吗~

当完全松开,当我们这几个月的时间有了交集,突然觉得,好像或多或少,组里的每个人生活里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朋友,你最近有什么变化?

-写友Grace

孤独,

感觉很孤独。

那些突然袭来的悲伤,那些无奈和无法改变的现实,都只是自己心里的。他人无法理解。

其实我也知道,每个人有自己的痛苦,他人无法感同身受。也担心会给别人造成负担。

可是,该如何排解呢。

-写友W

9月

正好在看亚隆存在主义关于孤独的章节,我摘几段下来:

在存在主义的背景下界定孤独……:人际孤独、心理孤独和存在孤独。

人际孤独就是通常人们感受到的寂寞,意指与让人分离。……地理的隔绝、缺乏适当的社交技巧、在人际亲密上存在严重冲突的感受……文化因素在人际孤独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心理孤独是指人把自己内心分割成不同部分的过程。“隔离”“防御”“分裂”……对不愉快的体验,个体去除了其中的情绪,阻断了它的来龙去脉,使得这种体验脱离了通常的思维过程。……只要人压制自己的欲望或情感,把“应该如是”或“必须如是”作为自己的愿望,不相信自己的判断,埋没自己的潜力,都可以导致心理孤独。

存在孤独指的是个体和任何其他生命体之间存在着的无法跨越的鸿沟。它也指一种更基本的隔绝,个体和世界的隔绝。

做自己“父母”的孤独。一个人为自己的生命负责,这是很寂寞的。

在面对虚无时,没有什么事或人可以帮助我们,就在这个时刻我们最完整地体验到了存在的孤独。

人如何保护自己远离终极孤独的恐惧呢?人可以接纳一部分孤独,勇敢地承受它。至于剩余的孤独……没有一种关系可以消除孤独感。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存在的。但孤独感可以被共享,爱能够弥补孤独感带来的痛苦。……如果我们承认自己的存在是孤独的,并且毅然地面对孤独,我们就能够真正地去爱他人。……最好的关系是个体以彼此无所求的方式建立关联。

人类的“普世冲突”是人想要成为独立的个体,可成为个体又需要忍受可怕的孤独。

一个真正的、关爱的关系是和另一个人的关系,而不是和任何来自过去或者现在的这段关系之外的人的关系。移情、隐藏的动机和目标,都需要被铲除,才能让真诚的关系得到建立。

-写友

这两天

单曲循环这首歌. 歌手的女儿也有一起唱

歌词旋律都让我觉得很温暖❤

<COVER ME IN SUNSHINE> P!nk

I've been dreaming of friendly faces

I've got so much time to kill

Just imagine people laughing

I know some day we will

And even if it's far away

Get me through another day

Cover me in sunshine

Shower me with good times

Tell me that the world's been spinning since the beginning

And everything will be alright

Cover me in sunshine

-写友W

星期天

的晚上,坐到电脑前,继续未完成的工作。思绪不清晰,没有进展。听着孙燕姿的《错觉》,就静静地待一会。

脑子里闪过一个问题,我有多久没有开怀大笑了...好像以前这是日常,看剧,看电视,和朋友同事聊天...笑,从来都不难,不奢侈。但是现在我为什么却想不起来上一次印象深刻的开怀大笑...每一天的我,都是以什么表情度过的呢?又或是没有表情?那每天和我生活的人,在他眼里的我又是怎么样的呢?

或许是因为疫情,少了很多与人接触的机会,少了很多沟通,在我最需要沟通,需要与人交流的时期。我感觉得到每一个可以说话的机会,我都有好多好多想说的,好多好多想表达的,但是有时候太多了,又不知道从何说起,于是又是沉默...

还好在这里,多多少少能有一些表达,有一些回应,一些感同身受,一些安慰...说不出去的,就先写下来吧。

-写友

洗澡的时候

听了中岛美雪的 归省。好像中文也有翻唱的。近段时间难得回来那么早。挺开心的。也没喝多。好几个月前买了部小日本的车。预订的时候说是十月份交付车辆。后面推迟到12月。打电话去屌了一轮。各种理由搪塞。什么进口车芯片少啦。小日本那边疫情挺严重啦。当然。我肯定不会理会这些,说了狠话。结果前两天说得了。奇妙的世界。选了一个车牌号,都是4。许多人都说好像不吉利。但是我用博大精深的中文解释了一通,这号码真她妈适合我。好了。这下我有车去钓鱼了。之前一直开轿车,刮底盘真的心疼。现在开去珠穆朗玛顶峰我也不怕啦。最近其实很闲,当然也能说很忙。生意那边等等看。生活很平淡。一些可能很刺激的活动也见怪不怪。每次都写同样的吐槽,反而显得我格局小了。可能真的很小,我不是老是惦记着嘛。哈哈。所以现在基本天天去钓鱼。各种神奇的场所都去了。不过有点很奇怪,跟我去的大神,各种暴露钓鱼,拖鞋,背心,小三角叉,居然都没被咬。而我,真的是穿得跟南极人一样,居然还是有生物跑进来咬我。屁股,肚子……红火蚁真的忒恐怖。不过有个例外。九天前有位朋友和我去邕江,被红火蚁叼了一口,直接120抢救。我是命大,被咬了七口。整个人浮肿了一周。从小林子直接变成大木木子。我已经买了各种美军的装备来防护了。就差核弹了。终究差一点。这红火蚁恐怖归恐怖,但是我的体质不至于休克死亡。两个月前的横县夜钓才是惊险人生。一条银环蛇在我面前羞答答的游荡。距离我35.87公分。当时的防护装备还是抗战初期的八路军。自从那次以后,我就决心要发展装备。至少不被这种致命的生物夺取了生命。

跟着高手钓。日夜熏陶,技术也得到了提高。我算了一笔账。钓鱼不错的。就前期投入稍微大点。后面去近的地方钓,骑个电驴,买20块钱料。就能钓一天一夜。强身健体,训练敏捷思维。重要是省了钱。喝次酒没有200美元回不了家。还严重损耗了身体。跟家人吵架。那天就很不开心。不开心上班就上不好。上不好就赚不了钱。赚不了钱老婆就讨厌你。然后各种家破人亡。哈哈。所以还是要多多钓鱼。少喝酒。

-写友

快节奏的

现代社会里,大家各自忙碌,疲惫、焦虑…渐渐变得被动或主动的冷漠…多久没有好好倾听别人,甚至静下心来听听自己了呢?!就像找一片草地,躺下看云,耳边是孩童的嬉闹声、鸟叫、风吟,任思绪流淌…

-写友CCL

无效

内卷的大城市,习惯了社畜两点一线的生活,高强度运作后,与其约男仔外出吃着并不好吃的AA制大餐,不如泡面手机哔哩哔哩来得痛快。明明是最亲近的人,和爸妈却也说不上两句话,认为独自刷视频才是一天中最放松的时光。我们怎么了?一边矫情的说自己孤独,一边却将社群拒之门外,也许是暴力沟通磨蚀了人的社交属性,也许是常年无法获得正反馈的沟通让我们关闭了朋友圈、话到嘴边也“懒得说”。咨询过许多有过类似经历的人,逃避是很爽,自己一个人过多舒服呀,刷刷美食UP主,某红书跳跳帕梅拉,不用和爸妈斗嘴,也不用勒令男票做家务反招一个白眼,没有期望就没有失望,宁愿养只言听计从的狗狗。期待得到正反馈和要求得到回报也许是成年人对世界最后也是最难的要求,然而“这点要求”没人能满足你,包括生养你的父母,所以我们就要放弃社交了是吗?

想起曾看过的复旦大学情感教授梁永安访谈,他说:我们的时代处于转型之际,当代的年轻人已经不再需要传统男耕女织般的亲情、恩情模式的爱,却也未能达到精神共生的“心灵之约”。

他主张:今天的年轻人,一定要有特别坚定的单身信念”。也就是说,一个人不依靠别人,也可以在世界上过得很好。先找到自己生命的落点和价值。如此,往上,有可能遇到灵魂伴侣。往下,也可以遇到很善良的恋人。

现在年轻人在面对爱情时,最主要的困惑是什么?我觉得无形中,有些计算、衡量。比如我家境很好,相貌很好,或者自己的学位也很好,那我和Ta在一起,到底亏不亏?对方顺利的时候还好办,如果不顺的时候,会觉得我为什么要和Ta在一起,我自己本来可以过得更好。像我的妈妈,老爹就是初恋,恋爱一谈谈八年,等公房结婚有了我,她一城市的姑娘怎么就没掂量清楚嫁个非富即贵的人呢?她常说知足常乐,东西是要不完的,下定决心和他好,一想通也就不管不顾了,后来一直走到结婚。

所以我们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想得多,权衡太多。我始终觉得,爱情本身就是几秒钟的事情,我们有时候把它考虑了好几年,就消耗掉了很多东西。两个人相爱就是天然的这部分很相合,在一起很轻松,就激发出灵性,生命就活了。最怕的是,把自己的生活寄托在别人身上,然后希望别人多承担,一切都是对别人的一种期待,把自己的压力都转移出去,这样就比较麻烦。

我最近很迷惘,但迷惘是好事情。一个年轻人内心没有迷惘,那就活得很浅,这个时代那么多交错复杂的东西,生活到底应该怎么走?有迷惘才会去思索、去探寻,两个人的迷惘能够汇合在一起,能够交流这种迷惘。相爱的两个人,往往就在这种迷惘里边,互相看见了,互相能肯定,让彼此的独特性最后能变成一种创造。

-写友牛猫

这个月

因为各种原因,我的很多项目来到了某一个节点,包括这个书写组。很多过程中,我有冲劲、兴奋、迟疑、疲累,我有很多自我怀疑和算了放弃的时刻。当然我也让自己尽量先悬挂一下,继续下载,继续悬挂,继续let go, 继续看…… 然后当然那些自我怀疑和算了放弃就更容易出来,可是我现在发现,每次再坚持一下,就有一些新东西出现,每次再悬挂一阵,就有一些意外的未知涌现。这些就给了我继续的信心,具体地说,是继续面对自我怀疑和想要放弃的信心,继续迎接奇妙未知的信心。

let come

let go

let come

……

9月的最后一天,[星期天的云]第一阶段结束了。

9月的最后一天,竟意外第一次把[星期四的自己]和大家一起做了。

9月的最后一天,好朋友的宝宝降临了。

let go

let come

let go

……

-写友Grace

从2021年4月开始,

我参与了一次未知的邂逅,成为了星期天的云书写小组的一部分。于我,星期天的云是一个港湾,它能让我记录生活,抒发情绪,说出那些难以言表的想法。 提到星期天的云,我能想到的三个词是云、太阳和情绪。

在这个安全的空间,我能读到其他写友的文字,试着感受他们的心情。某一句或某一个词会让我感同身受,像是说出了我的心里话。在期待其他写友文字的同时,我也期待着写友们对于我的文字的回应。即使没有评论,我的心情也是舒畅的。因为我知道,我的文字一定会被看到、被读到。每个人生活中的烦恼和痛苦都是真实的,那些内心的挣扎和起伏能被听到、被理解是件很幸福的事情。

看着过去六个月的文字,这就是我的生活啊。所有的开心和不开心,所有的疑惑或者焦虑,都是我的人生收获。也很开心的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成长。

愿所有的未曾见面的写友们都平安顺遂!

-写友W.

初看

星期天的云这个名字就觉得好文艺,我感觉到自由,阳光,变化。初遇它,是在Kelly老师读书会群里分享的Grace Wang的博客。那时的我除了对名字好奇外,对书写没有什么感觉。

后来,看到Grace记录她自己和客户的故事的一篇文字,之后,就觉得很感动,莫名的就也想写点什么。这种冲动在身体里发酵了二天之后,我也开始了书写。记录我做为客户和我的教练的工作。我觉得那是内力和外力的碰撞之后,流淌出来的。

再后来,我加入了星期天的云的团体,虽然在一个月期间没有写很多,但是那写下文字后的酣畅感和写友们或许不经意间的评论,似乎让我的身体记住了这种感受,用写作思考表达,收获看见和认可,疗愈,前行。我要继续写,谢谢Grace的星期天的云。

写到这,虽然对这个名字有了更深时了解,云是千姿百态的,美丽神奇的,各自颜色的,像极了大家写下的文字。

-写友Rena

留下來

星期天的云,

沒有主題,

沒有熟悉的朋友,

沒有時間限制,

沒有理由;可以寫就寫,

想要寫就寫,想看別人寫什麼,也可以不管別人寫什麼,也不管別人如何看我寫什麼。

開始時有點不習慣這個「自由」,可是,試了第一次后就進入這個狀態,發現自己:

每次寫的時間都不同,

每次寫的字數長短不一様,

但每次寫

都是自己的感受

當下真實的我。

有趣的是平常很少表達感受,

筆在手時,離開工作及日常事務,

腦子內都是

生活感受

反思后的

一點一滴

説不上是啟發

但是留下來

的軌跡😀😀

-寫友羅月兒老師

星期天

与云有着奇妙的交织感。我们常说云里雾里也说人云亦云。星期天则是宗教意义上的礼拜日,普通百姓的休息天。所以星期天的云于我而言是心灵休憩所,在午休之时、下班以后甚至是夜深人静之处,都可以在这个网络空间里释放一些自己的压力。与日记不同的是,我可以在此之中得到他人的回应与理解,也能看到有同好之人,抑或是只是见到其他写友的登陆,也会让我有一种安心感和陪伴感。

我其实不常在星期天休息,因为翌日就是工作日,周日更多的是呆在家里想想之后的事情,我想这样的状态也很接近我对于星期天的云的理解——缓冲带。我们以文字会友,你仿佛还是在工作,只不过所写的内容并不是工作内容,却比简单的社交工具聊天要正式。我更喜欢在其中梳理和表达一些真正有触动之感,虽然我知道它是为任何事情准备的。

-写友苏陈

有時

遺忘,當想起時,甜蜜上心頭。有自由的流淌,有相遇的巧合,有聲無聲的看見回應。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輕輕。

-寫友一抹微笑

希望

大家在过去的几个月里一起种下的“种子”,能够“生根、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希望未来会是“一片一望无际的森林”,同根共生。

-写友W

参加活动

是看到了我对于“自由”的热爱,恩,是的,自由是一种约束,越想自由就越需要对自己有更高的限制。自由可以是躺平,也可以不是;自由可以是葛优躺,也可以不是;自由可以是写作,也可以不是。。。所以一切都在自己的省视和自己的觉知,不是吗?

想要留下什么,又没有顾忌,其实是一个不小的挑战,着并非是一个简单地信任与否的问题,这是个系统的反射,这是一个更内在的抗争,这是一个高维的投射。所以要感谢这样的写作机会,可以让自己慢慢地,一点点地更真实地打开自己,看到关于自己的不同面,不开心吗?

看到“收官之作”的字眼,我想大概也许是Ending的一种。经历了太多的ending之后,对于Ending已经渐渐地熟悉。反倒有了更多的对于ending的期待,期待可以继续,生命就是如此生生不息,永不停止。

-写友生生不息

 
Previous
Previous

2021年8月书写组